• 关注公众号
  • 访问手机版
  • 清明节文化:节日源流 感物思亲
    2020-09-24 1081
  • 收藏
    字数

    清明节即将来临,它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的普遍推崇和热情响应。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是因为它具有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它承载着神州华夏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记录着中华民族共祖同宗上百代的文明信息,寄托着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理性情怀,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和敬畏、对家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大约起源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独有清明节具有双重身份:节气兼节日。最初,清明只是一个提醒农民进行春耕春种的节气,后来逐渐与寒食节和上巳节融为一体,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囊括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诸多内容的传统节日,并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综合性重大节日。随着时代的前行,清明节不断地演化发展,不仅衍生出一些新习俗、新风尚,而且具有了更加丰富深厚的文化蕴涵和现实意义。


    一、节日源流 感物思亲

           清明本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即公历每年的4月5日前后。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一大发明,是根据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而制定的一种历法,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安排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淮南子·天文训》记:“春分后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我国大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等农谚。足见清明节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这种标志物候变化、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以祭奠祖先为中心的综合节日的呢?这与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节日时间为冬至后 105 天,也就是在清明前两天。节日持续 3 天,期间禁火冷食,故而得名。寒食节起源甚早,大约始于周代。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逐渐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冷食。

     

           寒食节的起源与习俗,与春秋时期一段动人的故事相关。传说,在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随他逃亡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前程去了,只剩下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19 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介子推坚辞不就。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时介子推因看不惯众臣的争功邀赏,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隐居起来。晋文公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能找到。于是,放火烧山,只留下一条路。大火接连烧了三天三夜,一座青山变成了焦土一片,仍没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亲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准备安葬,突然发现介子推的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
    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勤政清明复清明。

          据考证,此诗并非介子推之作,显为后人所托。传说中,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介子推蒙难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此日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示纪念。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个枝条,编了个帽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之后,晋文公常把血书带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从此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人们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的祭日,大家皆以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形状,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称之为“子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重大节日。每逢此节,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也融合了上巳节的一些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它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固定在三月初三。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召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自汉代以后,上巳节逐渐变为了带文俱佳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时至唐代,上巳节成了一个上至君王、下至百姓的全国性统一节日,这一天人们常到水边嬉戏。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郊游踏青的特点随之被整合到了清明节习俗
    之中。时至今日,农历三月三仍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苗族、土家族、黎族、壮族等都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活动。例如在广西境内,不少壮族同胞聚居的农村,以三月初三为歌节。届时,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的地点,畅怀对歌。海南黎族苗族每年都载歌载舞欢度盛大节日“三月三”。

          清明节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宋代。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都城人出郊  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可见,宋人借祭祖扫墓的机会充分享受踏青之乐,寓嬉乐于哀痛之中,使清明成为一个非常盛大的综合节日。北宋张择端绘制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呈现出宋代清明节的盛况。此图以朴厚细腻的笔触,生动准确地为我们再现了清明时节汴梁城内外的繁荣景象和人们的各种活动。画面自右至左分为三段:首段为郊野乡村,几间茅屋掩映在疏林薄雾中,纵横阡陌,柳绿草茂,行人往来,踏青赏春。中段绘以水势轻缓的汴河,漕船散布其间,两岸屋宇连绵,人头攒动。尤为夺目的是汴河上那座宛若飞虹的木拱桥,桥上及左右,车水马龙,熙熙攘攘,人物众多,各具神情。末段为鳞次栉比的房舍,交错的街市,百肆杂陈,招牌幡幌,目不暇接。人流如潮,川流不息,活动多样,各尽其妙。这些祥和繁华的场景,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以后,清明节不仅为汉族世代所传承,而且还传到许多少数民族中,成为不少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来源于:天堂网:作者: 李荣启;责任编辑:秋水卓玛)

    -->

    

    评论 (0) 条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
    • 联系电话:020-2 @上海饴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商务联系:shyxcm@163.com 世界商会网上海总部
    • COPYRIGHT 2012-2018 世界商会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
      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用户原创作品如发现有剽窃抄袭,请投诉,本站会及时处理。
    • 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沪ICP备20002204号-1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